高层次项目-太阳集团tcy8722

太阳集团tcy8722

../images/logobanner.jpg
高层次项目  >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释义

“一训三风”释义

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

出处:1.博远楼、有鸣潭。2.(宋)朱熹《朱子语类》:“学者当养教气宇,开阔弘毅。”

校风:道不虚谈,学贵实效。

出处:(清)李颙《二曲集》卷七《体用全学》

教风:严谨至诚,乐教善导。

学风:慎思明辨,好学乐群。

出处:1.《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从各个方面阐扬了我校偏处一隅而不坠青云之志的大学理想与教育使命——

目标:追求博大高远的学术境界和教育理想。

行为:积极奋发、争鸣天下,发声学林,有所作为。

心胸:开放包容,不拘一格。

抱负:力争上游,耻居下品。

意志:坚定顽强,不屈不挠。

校风“道不虚谈,学贵实效”标示了我校崇尚朴实,拒绝浮夸的整体行为风尚。

教风“严谨至诚,乐教善导”规定了教师在作风、心境、态度、方式方面所应该具有和展现的教学风尚。

学风“慎思明辨,好学乐群”倡导的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始于学,终于不倦”的好学行为,以及共同进步的群体风尚。

以校训为主导,校风、教风、学风为副翼的“一训三风”具有内在的联系。校训是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校风、教风、学风是在校训的指引下学校、教师、学生具体学术行为和教育活动风尚的展现。“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价值追求固高悬于天,永远为激励的动力而永远难以实现,然归之以“弘毅”,则表明了一种虚实相生的理性认识:唯有坚实的努力和顽强意志的支撑才可以在理想的虚空中不断跋涉前行。朴实无华的理念因而成为博大高远理想的依归和脊梁,并因此与校风的不尚空谈、注重实效,教风的严谨治学、教学严谨,学风的谨慎思考、仔细分辨相互贯通,共同架构起一个朴学之道的意义世界。

夫一人之立,座右铭有以激之;一族之兴,家训有以规之;一校之建,校训有以诫之。太阳集团tcy8722者,溯其远则一九七八,言其近则二00三,三十余载大学路,竟无一训鉴其史,可叹可憾!羞愧之余,自当扼腕以奋起;缺憾之际,理应制作以补天。故“一训三风”造作之事乃起,数载酝酿,几度论讨,广泛征集,披沙拣金,搜箧经史,自铸清词,大会小会,民主集中,公元二0一四年岁末,太阳集团tcy8722“一训三风”终应声而出,尘埃落定。其义之简而易明者如上所言,而未发之覆尚需周章,遂再赘冗语,以广其义。其辞曰:

校训“博远有鸣,开阔弘毅”释义:

我校有楼,名曰“博远”,平地而起,博大高远,学者云集,教化之地也。博远之下,一水枕之,水光潋滟,微波粼粼,斯所谓“有鸣潭”者也。“有鸣潭”者,乃“有名堂”之谐音,暗寓一校之心,其志不在小也。古来之所谓有名堂者,无不先有鸣而后成其名堂,一校之微,一潭之小,欲成其名堂,非有鸣而不可,故曰“有鸣潭”。

一楼之博大而高远,一水之沉静而蕴藉,彼此依存,共为一景。水映楼,楼矗水,博远之楼入于有鸣之潭,有鸣之潭衬于博远之楼。登斯楼而小天下,学问之博大高远可喻于怀也;探其水而破浪前行,小狗之鸣可为大狗诧也。故博远之楼,有鸣之潭,其所谓共为一景之景者,非独风景之景也,亦乃学术之景也。睹此而所谓一校之小,一志之大,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或曰:夫以小小一校,一校之小而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艺之学亦足矣,何乃自致隆高,奢谈所谓学术之博大高远?此一流大学之事也,边鄙之校,又何间焉?曰:此言似是而非,足混淆视听,非笃论也。何哉?夫学术,天下公器也,天下之校皆可为之,天下之人皆可为之,非谓谁家之天下,岂容他人酣睡!学术之博大高远,非一校之可穷尽,非一人之可独霸,天下之校,天下之人,各尽其力,自致其高而已。有心者皆可谋之,有意者皆可言之,有力者皆可为之。何乃画地为牢,枉自拘拘?又曰:技艺之学亦含天道之理,技者道也,道者技也,道技本不分,通人磅礴以为一,碍者私分以为二。技艺之学自有其博大高远,不为之博大高远,而为之渺小低矮,岂非甘居下流,为人不齿乎?

朱夫子熹有言曰“学者当养教气宇,开阔弘毅。”养气之说,亚圣孟轲言之于前,理学大师朱熹倡之于后,士不可不养气,学者不可不有宏宇,养学之道,理固如此,然此非所欲论者也,故姑置之。所欲论者,“开阔弘毅”与我校校训价值观之所系者也。朱夫子“开阔”之所指者乃学者之胸襟也,治学当不抱门户之见,广其视野,大其胸襟,可纳者纳之,不可纳者亦纳之,可容者容之,不可容者亦容之,方可有大成,此为狭隘者终身不可见也。夫子之言,乃指示学者治学之圭臬,于我校校训而言,亦乃不可更而必承其遗训者也。此外而别见“开阔”深意者乃谓一校之眼光胸襟者也。我校地处南疆,为国门大学之倡导者,国门大学之含义,其要者即所谓国际化,国际化之眼光胸襟,非“开阔”之义而何?“开阔”为我校校训之一义,与国门大学之国际化贴切如此,其忍心舍之乎?“弘毅”一语,最早见于《论语》,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朱夫子于“养教气宇”之外,不言其他,而独取此语,其意不可谓不深。夫所谓气之养,宇之成,非有“弘毅”而不可。“弘毅”者,抱负远大而意志坚强也。学者不可不远瞩高瞻,然徒远观而意志薄弱,无实行之毅力则终将一事无成。治学如此,治校亦如此,夫所谓博远有鸣之理想,放眼天下之豪情,一飞冲天之抱负,若无坚强意志与恒定毅力之推动,终不过镜中花、水中月、空中楼而已。故校训之有“弘毅”,乃“博远”、“有鸣”、“开阔”之有依归者也。学术也好,技艺也罢,皆自有其博大高远,欲致其隆高而舍开阔弘毅,其道塞也。于此之外,更有一义,与此关联。畴昔西南联合大学之迁于蒙自,“刚毅坚卓”之旗帜遂飘扬于南疆之天空,联大于全民艰苦逆境之“刚毅坚卓”,与我校如今于边地开建国门大学之“开阔弘毅”,同为艰巨,共有心力,自有天机存焉。昔日联大之危难而不丧斯文,今日国门大学之边远而不懈创业,同为一地,古今有义,联大之精神传扬于此,流播于今,如我辈者,承其精神,扬其旗帜,孰云不可?

一言以蔽之。“博远有鸣,开阔弘毅”之校训,既与我校风物之美相取义,又与我校所追求之学术理想及办学之最高价值观相切合;既与我校国门大学之理念相适应,又与西南联大之精神相贯通。斯文之意,可不美耶?

校风“道不虚谈,学贵实效”语出清代大儒李颙《二曲集》卷七《体用全学》,其言针对晚明以来心学末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之空疏学风而发,反对浮华而不切实际的治学之道,提倡学问的实际效用,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诸大师一道开有清一代经世致用学问风气,扭转学术史发展方向,功莫大焉。李颙“学贵实效”的思想又渊源于宋代名儒张载“学贵有用”之名言,因是之故,“道不虚谈,学贵实效”之言既为北宋新儒家传心之学,亦乃明末清初以实学代空疏之学之时代强音,其学术史意义自不待言。

此语作为我校校风,贴切之至,其因有三:一、与我校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之性质、方向、发展正相一致。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核心即讲求学问与育人之道之实效性,其所谓治学,抑或所培育之人,须为实际之学与实际之人,具实际学问,有实际工作能力,胜任具体事务,踏实做事,不尚空谈,不浮夸无用,一校之行为风尚与一校之办学性质切合无间,殊为难得。二、学与道之有机结合。所谓应用型本科院校,固然规定了我校讲求实效的必然之路,然而并不意味着必然放弃学术之道的追求,实际之道也是道,实际之上亦为道,不过我之所谓道,拒绝虚无与空谈而已,而强调实际效用之道。学与道,皆我所欲也,所不欲者,空谈误国者也。三、独特性体现。“道不虚谈,学贵实效”跳出一般校风道德内涵界定与媚俗语式表达之固有模式、思路与框架,转而关注道与学之关系及功效与运用,于喧哗浮躁之人世提倡一种朴实的学术和教育,于好高骛远之人间世表达一种朴素的教育理念,在适应学校转型之性质、要求之外,更显示了我们脚踩大地、真实有为、弘毅有责的独特风尚追求。

教风“严谨至诚,乐教善导”乃校训价值观在教师身上的要求和体现。严谨者,必定笃实治学而后得;至诚者,必定诚意正心而后有,学问之具与乎德性之美,皆源于朴实之道;具学问之严谨与德性之至诚者,于教书育人之际,自能显其朴学之风与仁者爱人。而所谓“乐教善导”者,无非热爱教育,善于引导,此要求亦朴实无华,而欲真正践行,亦非有求真之心与笃行之实而不可。

学风“慎思明辨,好学乐群”之“慎思”、“明辨”语出《中庸》,意谓学生求学,当不事苟且,思而慎、辨而明,于批判之中见真理,皆笃实学风之倡导。“好学”之学生,学生之好学,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可不谓实学耶!“乐群”之语,《学记》言之,且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一人之学不为学,众人之学方为学,一人之乐不为乐,众人之乐方为乐,未能理会朴学精神之一二者,安能于自我与他人之关系有切实之投入?此乃个人、个人与群体之关系两个方面对校训笃实精神之贯彻。

故夫所谓“一训三风”者,各有侧重,彼此分离,然分中有合,离中有同,分离之中一线贯之,其所为异体而共为一体者,朴学之道是也。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高层次项目


Copyright © 太阳集团tcy8722(2008-2016)  滇ICP备05000828号-1/云教ICP备345961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